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工作 / 正文

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 2023-11-19      点击量: 

宝文理院党字〔2021〕78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及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陕西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目标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坚持“四个面向”,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聚焦陕西及宝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特色优势,强化质量管理,促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陕西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宝鸡加快推进“四城”建设和我校创建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立足陕西及宝鸡区域发展实际,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陕西和宝鸡区域发展的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坚持改革驱动,充分激发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活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特色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3.总体目标。2025年,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突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更加适应陕西及宝鸡区域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使我校研究生教育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

二、改革任务

(一)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设立专项经费,培育建成一批示范课程、教学标兵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学院。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和周秦文化、张载关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增强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校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继续加大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思政精品项目等建设中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构建常规主题教育体系,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四史”教育,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研究生过程管理,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参照本科生标准,给予一定管理经费。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落实研究生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行政岗位职级“双线”晋升政策,积极探索依托导师、学科队伍和教学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就业创业、困难帮扶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力度。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作为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学位点建设经费支持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5.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加强研究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探索在教学科研团队、学科队伍等建立党组织,给予一定经费支持。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新时代学院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评选一批研究生党建标杆学院、样板支部、研究生党员标兵,培育和支持二级学院创建全省和全国“研究生样板支部”。

6.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激励导师发挥好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和研究生成长成才引路人作用,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明晰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学习科研、心理健康、就业指导、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格魅力、学术造诣影响和鼓舞研究生。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研究生学风,带头恪守学术规范,严格要求研究生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开展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发挥好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和优化研究生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结构

7.优化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2025年,学术型硕士学位点达到11个左右,专业型硕士学位点达到13个左右,二级学科(领域)授权点达到80个左右。

8.持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化学省级“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哲学、数学、物理学、教育学等省级一流学科拟建设学科建设,大力扶持和培育校级重点学科。完善“双一流”建设数据动态监测,引导学科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重大战略需要。到2025年,力争2个以上学科进入省级“一流”学科。

9.培育壮大学科特色优势。强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电气、材料学等学科特色,大力扶持培育先进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等学科增长点,使应用型工科学科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强化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建设,巩固和提升教师教育学科和传统基础学科优势,围绕装备制造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渭河流域环境治理、周秦伦理文化、张载关学等,加强先进制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方文化与民俗学科群建设,不断增强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科的整体竞争力。

10.推进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对照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提升实力。到2025年,基本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基本条件,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以及教育硕士、机械硕士专业型硕士学位点中有3个左右学科(领域)达到或超额达到相应学科博士授权标准。积极筹备学校与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关于校内优秀导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的战略合作事宜,为我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工作提供条件支撑,做好“十五五”前期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准备工作。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1.改革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调整和完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出台《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招生计划向传统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社科研究基地、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突出的二级学院倾斜。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学位点专项(合格)评估、硕士论文抽检、学位论文盲审、师德师风、学生就业、考试招生违规违法等问题突出的二级学院实行招生计划限制。

12.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注重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

13.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组织和支持二级学院与校内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哲学社科研究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聚焦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原始创新能力,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活动。大力支持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学科聚焦陕西及宝鸡区域发展需求,培养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持续开展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和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立项工作。

14.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结合陕西及宝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着力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与办法。建立各类专业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30个,积极申报省级基地,争取国家级基地。依托陕西省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评估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建立机械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强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行“产业(行业)导师”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室、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大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15.推进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研究生教育前沿,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依据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的要求,科学设计符合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实施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培优计划,持续开展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积极申报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导师、管理工作者积极参与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建设一批优质示范课,评选一批优秀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和设计适应研究生需要的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支持研究生导师参与国家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将课程教材质量作为学位点合格评估、学科发展、教师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到2025年,重点建设5-8门校级研究生教育精品示范课程,2-3门校级研究生优秀教材。积极参与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和学科学术论坛。培育和积极申报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16.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努力建立“以本校为主体,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为依托,以研究生为中心,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多样化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缓解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经费紧张及生师比过高等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为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等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打开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学术交流通道,形成开放的学术氛围,不断促进和提高我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水平;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切实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

17.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格局。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支持研究生和导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短期学习,积极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的招生计划,扩大留学研究生生源地覆盖面,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把国际交流合作成效作为二级学院学科评估、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18.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出台《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教学督导管理办法》。抓住课程考核、学习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论文预答辩、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构建研究生教育各环节全过程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学校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研究生培养环节学业质量预警机制,探索分流淘汰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19.严把“出口关”,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加强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实行“双盲”制度,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加大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的抽检力度。对难以保证培养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减少招生指标,进行限期整改。落实好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公开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

20.完善导师培训和考核评价制度。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实施评聘考核,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建立健全导师分类遴选、分类评价与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加强导师团队(组)建设,推行导师团队(组)指导,探索主辅导师制度,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实施导师年度培训制度,确保专兼职导师培训常态化。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中的正面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评选10-15名优秀导师和3-5个优秀导师团队(组)并大力宣传其优秀事迹。对于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导师给予专项招生指标倾斜。

21.构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长效机制。二级学院要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日常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

22.加强外部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管理。强化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体责任,完善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事中事后监管和跟踪,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费预算、信息公开等制度,督促和引导二级学院加强质量建设。将二级学院的培养质量与学位授权点的招生指标分配、项目立项、资金分配、经费预算、评奖评优等挂钩。严格规范研究生培养档案管理,将学位论文作假等不端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每年发布全校各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报告,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三、保障措施

23.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研究生教育意识形态阵地,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要把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题,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推进落实。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至少专题研讨研究生培养工作1次,研究生院要会同教务处、人事处、科研管理处、国际交流处、财务处等部门,加强对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和资源统筹。

24.完善资金投入,确保经费到位。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资源投入机制和投入结构,实行差异化经费投入。对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好、学位论文质量高等方面成效明显的硕士学位授权点,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培养质量不高、就业差、学位论文问题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减少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经费在学校教育投入中的占比。鼓励二级学院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社会各方资源,广泛吸收校友捐赠,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鼓励导师使用科研项目经费支持研究生培养。

25.改革完善资助体系。完善政府主导、学校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研究生资助投入格局,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和规模,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完善奖助学金评定标准,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建立动态调整和激励功能的“三助”制度,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多支持。

26.健全学校研究生教育内部管理体制。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健全学校、学院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学校研究生教育基层管理力量,按照研究生培养规模配齐建强专职管理队伍,完善和落实管理队伍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政策,加强管理队伍考核及培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在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方面实施“一院一策”,积极推动二级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7.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发挥专家学者、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作用,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和指导。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学术分委员会、研究生导师、管理人员作用,鼓励围绕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学术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推行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研究专题讲座制度。



上一条: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

下一条:宝鸡文理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关闭

437必赢会员中心

©2024 版权所有:437必赢会员中心 - World Cup Store

技术支持:西安次奥科技

政能量之音

Baidu
sogou